9I制作厂

产物分类

Products

新闻中心/ NEWS

我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我国仪器仪表产业现状分析

我国仪器仪表产业现状分析

更新时间:2013-05-17&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浏览次数:785

       经过几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产物门类品种比较齐全,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开发能力的产业体系,成为亚洲除日本以外第二大生产国.

  据不*统计,年产值低于 500 万元的公司未列入统计,部分军工公司和产物未列入统计, 2003 年我国仪器仪表生产公司总数 2232 个,工业总产值 970 亿元,销售收入 921 亿元;包括医疗仪器,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均突破 1000 亿元。其中,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公司总数 620 个,工业总产值 285 亿元,销售收入 282 亿元;分别占仪器仪表全行业 28 %、 28.5 %和 29 %。科学仪器公司总数 525 个,工业总产值 263 亿元,销售收入 251 亿元,各项数据大约都占全行业 25 %左右。电子与电工测量仪器公司总数 285 个,工业总产值 148 亿元,销售收入 147 亿元,分别占全行业 13 %、 14 %和 14.6 %。其他各类仪器仪表公司总数、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占全行业不足 34 %。

  “九五”以来,尤其是近 3 年来,我国仪器仪表发展很快,形势很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仪器仪表行业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超过 12 %, 2003 年同比 2002 年增长率达到 26.2 %和 25.4 %。据对国内 30 余家分析仪器厂家统计表明, 2002 年销售总额约 10.4 亿元, 2003 年销售总额增长 40 %,预计 2004 年还将继续增长 40 %,达到 20 亿元

  2 、一批技术*的具有竞争力的产物不断涌现。特别是国产工业控制系统 DCS 水平显着提高,已经承接 30 万千瓦发电机组 60 套,一半投入运行良好,并在 60 万千瓦发电机组新建工程招标中标,充分具备了竞争能力。横河川仪公司生产的中压力 / 差压变送器年产量突破 7 万台,进入世界前 10 名。科学仪器中,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如微波等离子体炬光谱议、微型电动色谱系统、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仪等,正在跨入*行列

  3 、仪器仪表产物进出口贸易迅速增长, 2003 年进出口总额达 121 亿美元,出口 29.5 亿美元,同比 2002 年增长 52.6 %。出口产物中已经包含有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控制系统和精密科学仪器。 2002 年我国出口的物理和化学分析用仪器总值为 0.32 亿美圆,仅为美国出口的 1 %,而 2003 年该仪器出口总值跃升为 1.25 亿美圆,年增长 291 %,达到美国出口的 3.3 %。中低端数字万用表出口占据世界市场 60 %份额,出口国家不只限定亚洲、非洲、许多产物已经进入欧美市场。

  4 、我国仪器仪表公司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三资公司的迅速发展和民营公司的很快崛起,已经成为仪器仪表产业的主体。 2003 年,三资公司销售收入占全行业 40 %以上,利润占全行业 53.6 %,民营公司紧随其后,而且加大了投资力度,如正泰集团投资 1 亿元进入工业自动化仪表行业,时代集团兼并了全国zui大的试验机公司济南试金集团。浙江中控技术(集团)公司、上海新华控制技术公司和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公司 3 家民营公司已经发展成为我国zui有实力的工业控制系统公司,年销售收入均超过 5 亿元,而且发展势头很好。

  应当清醒地看到,虽然我国仪器仪表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科学研究、国防建设以及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我国仪器仪表产物大部分属于中低端产物,技术水平相当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中期水平,大型仪器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2003 年我国仪器仪表进口总额 91.5 亿美元,相当于国内全行业总产值 73 %,除去出口部分,我国国产仪器仪表大约只占据国内市场 51.4 %的份额,缺口高达一半。当然这是就市场销售总额而言,但反映出的现状却是严峻的。

      我国落后于*水平,差距是的,包括产物技术方面的差距和公司综合实力上的差距。

  产物技术方面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产物的可靠性较差。对基础技术和制造工艺的研究不够,一些影响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如精密加工技术、密封技术、焊接技术等至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产物性能不够稳定和可靠。现有国内产物与国外产物的寿命大致要相差 1~2 个数量级。

  ◆产物的性能、功能落后。现有国内产物测量精度上要与外国产物相差 1 个数量级。在功能上,目前外国产物智能化程度相当高,通过对原始信息的数字处理,更好地排除了外部干扰对信息影响,提高了产物的耐环境性和测量真实性。而国内现有产物普遍智能化程度较低。另外,产物的网络化在国外已经进入实用阶段,而我国基本上处在摸索阶段。

  ◆产物技术更新的周期慢。当今国外产物的更新周期大约在 2~3 年,新技术的储备往往可以提*年。而我国公司往往通过引进外国技术来实现一代产物的更新,引进后又不能很好消化吸收,在新产物开发方面原创性成果很少。一些采用新原理的产物,在我国还处于空白状态。科研院所在跟踪新技术方面虽然有成果,但与公司结合产业化相当艰难。

  ◆缺乏针对使用对象而开发解决方案。国外近年仪器仪表的发展趋势是开发仪器仪表与应用对象紧密结合的软件产物,zui终向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例如针对 60 万千瓦火电机组的机组性能计算软件,炼油工艺的优化软件,专门用于医疗仪器的图形处理软件等。我国公司在这方面尚未形成产业。

  公司综合实力上的差距不小,主要是:

  ◆行业规模小,仪器仪表行业的总产值较低。不仅是量小,在经济总量中的比例也很小,现有仪器仪表工业的产值仅为工业总产值 1.79 %,国民经济总值 0.8 %。仪器仪表行业的公司绝大多数是中小公司。全行业有规模以上公司 1887 个,年销售额超过 10 亿元的不足 15 个。科学仪器zui大的公司上海精密科学仪器公司 2003 年销售额 2.8 亿元。仪器仪表行业缺乏综合实力强的“旗舰”公司。而美国贝克曼等九家科学仪器公司销售额都在 10 亿美圆以上, 2003 年在中国的销售额都超过 3000 万美圆。国内公司的单项产物市场动作能力较强,但缺乏综合实力。在人力、财力上都不能在市场上与外国跨国集团抗衡。因此,在市场竞争方面处于弱势。公司缺乏大型工程的系统集成配套能力。

  ◆公司劳动生产率低。由于仪器仪表属于高科技产业,低劳动力成本的作用不明显。国内公司管理水平普遍低于外国公司,因此,制造高技术含量产物的公司,劳动生产率远低于外国公司。

  ◆公司技术开发投入普遍不足。由于国内公司几乎全部是中、小型公司,在人力、财力方面都不能支持足够的、长期的技术创新投入。以科学仪器为例,一般国外公司的开发投入占销售额的 10 %,而我国仅占 3 %,投入差额是非常巨大的。

  造成以上差距的主要原因是:

  ◆运行机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批国家投资的骨干公司面临产物老化、技术人员流失的严峻局面,生产与经营困难;一批机制创新、运行灵活的公司正在逐步成为新的亮点,但多半尚未能掌握*核心技术,创新成果少,还不能与外国大公司抗衡。

  ◆产、学、研、政、经、用有机结合的体制和政策没有形成。仪器仪表是典型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产物,敏感于高科技发展,是多种高新技术融合的综合体,因此,产、学、研、经、用有机结合就显得十分重要。条块分割,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难以形成合力,缺乏有效的指导与引导,科研成果产业化率低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缺乏国家强有力的研究支援体制。仪器仪表产业品种多、批量少,需要长期的支持、不懈的投入。但目前投资总量不足且投资效益不佳。投资途径分散,难以集中重点。课题的选定和研究成果的公正且透明的评价体制尚不完善。公司既不能像外国那样*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参与竞争,又缺乏对于包括研究资源的战略投资的进行方式、新技术市场化所需要的市场环境的整理等国家战略。上仪器仪表行业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我们如果不能在一些关键技术和产物上有所突破,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独立性、完整性和安全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9I制作厂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春光路99弄26号504-505室
邮箱:71585182蔼辩辩.肠辞尘
传真:全国统一免费服务热线:400-875-8998
扫一扫关注我们
SCAN